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 男女授受 (第1/2页)
嘉靖帝既然生气了,陈惇的日子顿时不好过起来,尤其是小太监过来传话,让他抄写《道德经》一部,嘉靖帝要焚给三清圣人。 陈惇只能苦逼地开始抄经,这种抄写不能写错一字,写错了就要重新写一份,而且不能写草、行练笔,只能用端正的小楷来抄。陈惇暗骂这手段简直和王夫子如出一辙,而从王夫子手上锻炼出来的陈惇连五万字的书都抄过,又怎么会害怕这五千字的书——不过他故意写得慢腾腾,又废了几张纸,不然的话嘉靖帝看到他真实的速度,今后的负担肯定会更重。 陈惇表现出废寝忘食的样子,连饭都不吃了,一门心思在抄写,果然有小太监在他的窗户跟前探头探脑地,陈惇暗笑这法子奏效,不过等到宁安公主过来,他的日子又不好过了。 “不然我跟父皇说,让他免罚了你罢!”宁安像一只好动的鹌鹑似的,在他的桌子前一圈圈打转。 “……公主有这么好心?”陈惇把笔头的杂毛拔掉,头也不抬地继续抄写着。 “本公主自然是温柔良善之人,这可是你说的!”宁安哼了一声,道:“……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 有条件才对了,陈惇就道:“什么事?” 宁安像变戏法一样掏出两把团扇来:“你给我题几句词,我就替你说话!” 这当然比抄《道德经》简单多了,陈惇就道:“题什么?” 宁安见陈惇接过扇子,高兴地脸色发红:“就是《白蛇传》里最后一句,愿天下有情的,都成眷属;愿世间有缘的,都能幸会。愿……” “华枝春满,两心不负;中天月圆,情深永寿。”陈惇顺口接上,润了润笔:“……简单。” 宁安看着陈惇一笔一划在扇子上题写起来,本来就细长的眼睛,像是用指甲掐出来的,笑成了两条弯弯的细缝儿。 却不知这一切都被不远处躲在树荫底下的人看了个正着,陈洪冷冷一笑,想起那一位的吩咐,露出了叵测的神色来。 等陈惇磨叽了几天,总算抄好了《道德经》之后,也听闻了一个让他极为欢喜的消息——他的老师唐顺之在镇海蛟门打了一次胜仗,烧毁敌船五艘,生擒了四十七名倭寇! 即使有王江泾这样耀眼的大捷在前,这一次战役依然让嘉靖帝感到高兴,对推荐唐顺之的赵文华也十分满意,等到总督李天宠的奏疏抵达的时候,嘉靖帝翻来覆去地看了两遍,只见这本奏疏中只提到了御倭九事,一句都没提唐顺之的胜利。 不过这大捷不是假的,赵文华的奏报最先提及,随即胡宗宪和苏松巡抚曹邦辅的奏疏也抵达,都说唐顺之此次生擒倭寇五十人,而其匪首也是徐海的部下之一,功劳甚大。 那么李天宠为何不提此事呢——嘉靖帝的神色又变得冷冰冰的了。 而同样的,内阁之中,严世蕃也指着赵文华的奏疏道:“他举荐唐顺之的时候,我还想着多此一举,唐顺之当年连张孚敬的拉拢都拒绝了,如何会自甘毁去清名,投效咱们?如今看来,二十年的赋闲,让唐荆川这样的人,也磨平了棱角,俯首帖耳了!” “人家说了,是以身许国,”严嵩道:“不过人人若是都像他这么想,不给咱们造麻烦就好了。” “皇上也想着多一些专做实事的人,少一些只会叽叽喳喳喷唾沫的人!”严世蕃道:“……不过李天宠这一次是自取灭亡,竟然只字不提唐顺之的功劳,他以为皇上不会注意唐顺之,又或者以为唐顺之不过是个被皇上贬斥的人,根本不值一提,却不知道在咱们皇上的眼里,他成了嫉妒别人功劳的小人……” “不仅如此,”严嵩道:“我看皇上还怀疑他对张经这事儿不满,然后和赵文华龃龉不睦,所以故意掩盖了唐顺之的功劳。” “他那很快就要从总督的位置上倒下了,”严世蕃哈哈一笑:“不知道皇上中意的下一位总督,是谁呢?” “徐阶上书推荐苏松总督曹邦辅,”严嵩道:“这个人的资历也够格。” “那就尽管去坐,”严世蕃道:“赵文华总有办法把人拉下来的,不是吗?” 严嵩不置可否,顿了一下忽然问道:“那天你和东厂的陈公公凑在一起半天,说了些什么?” “还能说什么,不是爹你让我打听西苑新进来的那人吗?”严世蕃眼睛一转,道:“我不是都跟您说了吗,就是那个酸丁秀才,《杜十娘》里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