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舅舅亚瑟王_011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11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 (第1/2页)

    亚瑟王重新回到了他的王座之上,在他的身边则是王的宫廷管家贝德维尔爵士,而魔法师梅林则拿着一个小凳子坐在一旁,手里则拿着一根魔杖。

    高文看着这一幕有些摸不着头脑,虽然从来没有见过魔法师梅林施法,但是按照一般常理来推断,梅林这种等级的大魔法师即便是没有魔杖也可以轻松施法的,在宫廷宴会上根本就没有施法战斗的必要吧。

    “梅林先生,你怎么把魔杖带上了!”

    高文忍不住问道,尽管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可是他的直觉告诉他,梅林带上魔杖这件事显然很重要。

    “陛下的圆桌骑士都可以身穿盔甲,携带自己的佩剑参加这次宴会,对于身为魔法师的我而言,魔杖无异于我的武器,既然圆桌骑士都可以携带武器,那么我为何要放弃属于我的权力,难不成你认为我的地位不如圆桌骑士们。”

    梅林先生笑着解释道,虽然逻辑很清晰,但是高文怎么都觉得不对。

    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无可反驳,亚瑟王对此都没有什么意见,高文这番话简直就是多此一举,然而他很清楚梅林在亚瑟以及圆桌骑士心目中的地位,无论是否带魔杖,都不会影响他的地位,因此他根本就不需要多此一举,来彰显自己的地位。

    “亚瑟,可以开始表演节目了。”

    亚瑟王的掌玺大臣,同时也是首席大臣的凯骑士迎面而来,身穿盔甲的凯骑士,他的身材高大魁梧,因为身穿盔甲的缘故,远远看上去就像一头熊一般,以这副穿着出现在宫廷宴会,他根本就不像是在参加宴会,而是置身在战场之中。

    当他来到亚瑟王的面前时,高文则看见了一张沧桑的脸,这是一个很有故事的男人。

    凯骑士,艾克特爵士的亲生儿子,也是亚瑟王的义兄,卡美洛王国的首席大臣,也就是宫相。

    如果说同时代的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的宫相已经可以做到不立国王,独揽大权,最后篡位的地步,那么凯骑士这个宫相则因为亚瑟王以骑士团治国的原因,而变得有名无实。

    卡美洛王国任何的军政大事都是在圆桌会议上讨论决定出来的,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国王还是宫相都没有办法独揽大权。

    凯骑士虽然作为宫相理论上拥有王之下的权力,但是在圆桌骑士中只是其中的一员,在圆桌骑士中自有它内部的一套权力运行逻辑,凯骑士在圆桌骑士团的排名虽然也在前列,但是相比宫相的职位,他的排名并不算高。

    “我希望是先祖的故事,我们的先祖布鲁图斯来到当时的不列颠披荆斩棘的武功诗!”

    亚瑟王望向了一个盲眼的吟游诗人,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了一张凳子上,手里拨弄着鲁特琴,身旁坐着一个年幼的小女孩拉着自己爷爷的衣领。

    老人已经准备就绪,只要等着凯骑士的命令,他就随时就可以演奏了。

    凯骑士脸色有些难看,他看向亚瑟王身旁的贝德维尔见着对方微微点头,顿时明白,心中有些气恼,可是就像是发别扭一样说道,“你是国王,你说了算!”

    原本吟游诗人吟唱的诗歌应该是亚历山大和腓力这饱含劝谏意味的故事,谁曾想亚瑟竟然未卜先知一般,想要中途更换题材。

    “先生,请你给我们吟唱布鲁斯图的武功诗吧!”

    凯骑士气恼地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他已经决定了今天无论如何都不会和亚瑟说话,贝德维尔更是叛徒。

    亚瑟王无奈地苦笑,王后格尼薇儿似乎也习惯了凯骑士的性格,也只是笑了笑,吟游诗人也就在这個时候谈起了诗歌。

    伴随吟游诗人拨弄着自己的琴弦,美妙的歌声从他的口中唱了出来,那是一段光辉伟大的历史。

    自从希腊一方的大英雄阿喀琉斯杀死了特洛伊的统帅赫克托尔之后,战争的胜负似乎就显而易见,即便是特洛伊的另一位王子帕里斯杀死了阿喀琉斯,却并没有挽回战争的胜利

    伟大的都城特洛伊被希腊联军攻破了,鲜血弥漫在整座城市。

    伟大的王国就这样亡国了。

    然而伟大王国的火种并没有消灭。

    伟大的特洛伊英雄,凡人安喀塞斯一世和女神阿佛洛狄忒的儿子埃涅阿斯则在女神母亲阿佛洛狄忒的帮助下逃离了特洛伊城。

    埃涅阿斯带着特洛伊的遗民四处流浪并在意大利建立了一座新的城邦“拉维尼”,这就是罗马的前身,而埃涅阿斯正是罗马人的祖先。

    高文聆听着吟游诗人的诗歌,怎么听怎么都觉得不对。

    埃涅阿斯是流淌着特洛伊血统的王子,在希腊城邦时代,国王通常会有好几个王子,新的王子如果不能继承王位,往往会带领人民前往新的地方建立新的城邦。

    《埃涅阿斯纪》是罗马诗人维吉尔的著名诗歌,他创造这首诗歌的目的,主要是歌颂罗马的光荣以及先王创业的艰辛。

    布鲁图斯则是埃涅阿斯的孙子,由于犯下了弑父的罪行,不得不带着自己的兄弟前往新的土地建立国家,他们来到阿尔比恩岛,此时在岛屿上的人全是野蛮的巨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